有时候,一束光不是从远方照来的,而是从你自己反复折腾的小日子里,慢慢亮起的。

最初,我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小店,分享一些和 Notion 相关的数字资源。这些资源,是我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不断摸索、反复权衡之后留下来的方案——它们帮我节省成本,也让混乱的日程稍微有了秩序。

没想到,陆续有客户开始找上门来,不只是购买产品,也会提出使用上的问题,甚至分享他们自己的思路与需求。渐渐地,有人开始问:能不能有一个地方,大家可以交流、一起讨论?

我没急着答应。

工作已经够忙,社群听起来像是另一份责任,而我并不确定,自己是否能承接得住。

那段时间,我反复点进微信的“新建群聊”,又一遍遍地关上。直到某个夜晚,我忽然想起小时候阿嬷常说的一句话:

“敢敢呢,嫑(mai)输伊。”

那是一种温柔却坚定的鼓励,大概可以翻作——“去做吧,不要怕,不要退。”

也许我就是在等这一句话重新响起,于是决定试一试。

社群就这样悄悄开始了。麦束,也在慢慢长出它新的样子。

原本我曾想过将它命名为「嫑输」,但“嫑”(biao)这个发音在普通话里总显得拗口,听来不够顺畅。最终,我选了一个更柔软、更有画面感的名字:「麦束」。

一束麦子,不张扬,但很实在。

是收成,是归整,也是生活里温吞但真实的希望。

我并不期待这个社群有多热闹。它就像我的小铺一样,静静地待着,等你路过,发现这里还有一盏灯亮着。我们可以一起聊聊工具、聊聊方法,也聊聊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疲惫和重启。


关于这段旅程

「麦束社群」想先用一年的时间,慢慢试一试,直到 2026 年 6 月。

在这一年里,我会尽我所能,让它慢慢发芽、缓缓生长:

  1. 认真倾听每一条反馈,记录每一个关于 Notion 的念头。

    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可能变成下一期的灵感起点。

  2. 每个月一个主题,深入探索一个使用场景或系统构建方法。

    从灵感到实操,不只提供答案,也一起讨论可能性。